國醫(yī)傳人于曉津:辨身體情狀 破中成藥服用誤區(qū)
六味地黃丸是很多百姓生活中經(jīng)常服用的調(diào)理健康的良藥,它最主要的功效就是滋陰補腎。那么是每一個有補腎需求的人,都適合服用六味地黃丸嗎?在一檔欄目中,北京食養(yǎng)藥膳研醫(yī)學研究院副院長、國醫(yī)大師親傳弟子于曉津就為大家解答了六味地黃丸的服用誤區(qū)。
于曉津表示,很多人覺得六味地黃丸就是補腎的藥,所以腎炎了,吃六味地黃丸;腰膝酸軟了,吃六味地黃丸;身上沒勁兒了,也吃六味地黃丸。但從中醫(yī)角度,在沒有辨明自身是陰虛還是陽虛的情況下,是不建議貿(mào)然服用六味地黃丸的,因為六味地黃丸不僅有利于補腎還有滋陰的功效,若是一個人屬于腎陽虛那就不適合服用六味地黃丸。
一提到中醫(yī)的陰陽理論,很多人就會說中醫(yī)晦澀難懂。于曉津通過生動的比喻,向大家講解了什么是腎陽虛和腎陰虛。她說,陰陽就像水火一樣,腎陰虛就是水少火多,所以六味地黃丸幫你澆水,補充水分,把火澆滅。但是反過來,說是腎陽虛,本身水就多,火比較少,人冷就需要烤火了,這個時候再澆水,就把你為數(shù)不多的火給澆滅了,人就越來越冷了,所以腎陽虛的人滋陰反而會令癥狀越來越嚴重。就是腎陰虛的人。
那么哪類人群適合服用六味地黃丸呢,于曉津建議,首先有眼干眼花眼澀的人,就比較適合用六味地黃丸。因為目受血而能視,血少滋養(yǎng)不了眼睛,所以就會總感覺眼睛干澀模糊,容易迎風流淚。再有,就是經(jīng)??诟伞⒖谇粷?、牙齦腫痛、頭暈耳鳴的人,也適合用。因為血少火多,容易上火,火易上行,這就會“燒”到人的面部口腔或耳朵里,出現(xiàn)口干、潰瘍,牙齦腫痛、耳鳴,所以有此類癥狀的朋友用六味地黃丸也是比較合適的。還有一類人群適用六味地黃丸,我們都知道潮熱盜汗,潮熱潮就是潮濕的意思,你說它是汗,但卻有汗珠,可摸著卻是濕乎乎的,這叫潮熱。盜汗則是偷偷出汗,一般指的是人在睡覺的時候出汗,叫盜汗,所以說潮熱盜汗的人體內(nèi)津液留不住,就是肝腎陰虛的典型癥狀,也適合用六味地黃丸。另外,肝腎陰虛的人比較怕熱,尤其是晚上睡覺的時候,被褥都蓋不住,手腳熱,這就是陰虛,所以因為五心煩熱導致失眠的人,也適合用六味地黃丸滋養(yǎng)腎陰。還有就是有骨關(guān)節(jié)問題的人,也適合用六味地黃丸,因為血為骨之母啊,陰虛了,血少了,就滋養(yǎng)不了骨頭了,所以關(guān)節(jié)容易出問題。
以上幾類人群是比較適合服用六味地黃丸的,那么什么樣的人不適合服用六味地黃丸呢,于曉津老師也在節(jié)目中為大家做出了解答。
第一是寒濕體質(zhì)的人,這種人舌苔厚,舌苔黃膩,而且小便混濁,大便不成形。第二個是有畏寒肢冷、手腳冰涼癥狀的人。第三個是脾胃功能弱的人,六味地黃丸中的主藥熟地有滯膩的性質(zhì),服用會導致脾胃不振,所以要慎重服用。
那對于脾胃不好的,但還有腎陰虛癥狀的又該怎么辦?于曉津為大家傳授了一個小妙方:用砂仁一個,搗碎,泡開水,用這個水來送服六味地黃丸,這樣砂仁的芳香之氣可以振奮脾胃,就能化解掉了熟地的滯膩之性,同時砂仁還可以引藥氣歸腎經(jīng),一舉兩得。
日常生活中,人們經(jīng)常服用調(diào)理自身健康的中成藥有很多,但在服用之前,大家最好辨明自身的準確狀態(tài),以避免誤服藥物加重不適癥狀。比如常見的歸脾丸適用于心脾兩虛、氣血不足的人群,而濕熱體質(zhì)或胃火旺盛的人則不宜服用。此外,服用中成藥時還要注意飲食禁忌,避免食用與藥物作用相沖突的食物,以免影響藥效或引發(fā)不良反應(yīng)。于曉津提醒,中醫(yī)養(yǎng)生貴在“對癥下藥”,再好的方子也要辨明體質(zhì)才能發(fā)揮最佳作用。若對自身狀況把握不準,建議咨詢專業(yè)中醫(yī)師,避免誤服加重不適。只有合理用藥,才能真正守護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