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米須袋泡茶裝袋難題有解,知醫(yī)邦不報專利公開工藝惠眾生
“兩年前我們還在為怎么把玉米須精準足量地裝進茶包發(fā)愁,茶包機廠商直接說這是全世界都面臨的難題?!背跻娭t(yī)邦科技生產部的叢經理,她正盯著自動包裝機上均勻快速落下的玉米須泡泡茶。作為全程參與玉米須泡泡茶研發(fā)的核心成員,叢經理見證了玉米須從無法精準足量封裝變成如今每個小茶包精準3克、藥效等效10克的標準化產品。
輕盈是玉米須的天然特性,卻成了其工業(yè)化生產的第一道坎?;貞浧鸪醮文玫接衩醉氃?,“一整袋玉米須鋪滿3平米臺面,稱下來才400多克?!眳步浝碇钢娮映樱骸暗乾F(xiàn)在你看,3克玉米須泡泡茶和3克玉米須對比有多明顯?!?/p>
(3g玉米須vs3g玉米須袋泡茶)
按《中國藥典》建議,玉米須每日有效服用量需15-30克,但未經處理的玉米須密度僅0.12g/cm3,傳統(tǒng)茶包機根本“喂不飽”——要裝夠量,茶包得像布袋那么大,而且有效成分難以溶出。
市面上很多玉米須產品劑量不夠,一袋只裝幾十根,“大部分真不是故意偷工減料。”叢經理解釋,“這東西太輕了,傳統(tǒng)工藝下茶包機沒法精準定量玉米須。更何況機器一震動,它就抱團,抖半天也掉不下幾根。”
粉碎環(huán)節(jié)的拉鋸戰(zhàn)
最初嘗試直接用玉米須原絲裝袋,結果可想而知——茶包機料斗里,玉米須結成棉團,任憑震動裝置怎么晃,都紋絲不動。
團隊決定從粉碎入手,沒想到更棘手的問題來了?!暗谝淮畏鬯楹螅囬g地面每天都積著一層淡黃色粉末”。叢經理記得,那時工人下班前要額外清掃兩小時。粉碎后的粉末細如煙塵,能從茶包袋微孔滲出;到了封口環(huán)節(jié),熱封機燙過的邊緣總會裂細縫,粉末順著縫溜出來,在傳送帶上織成“隱形網(wǎng)”。
后來嘗試粗碎,把玉米須切成3-5毫米小段,短暫解決了漏粉問題,但棘手的是,玉米須粗碎過程中物料會強烈吸附在機器壁上,難以自動排出,不僅浪費原料,還影響設備效率。即便成功送進茶包機,碎屑仍會黏在袋口邊緣,導致封口不嚴,質檢時因漏粉被判定為不合格。
給玉米須“加點水”:制粒工藝的關鍵突破
新的困境又待解決:怎么讓松散的玉米須抱團成顆粒,既能被茶包機順利抓取,又不會漏粉?幾經輾轉,知醫(yī)邦轉向制粒技術。可試了才發(fā)現(xiàn),玉米須和別的藥材“脾氣”完全不同。
像枸杞、黃芪這些藥材,本身含淀粉或糖分,壓一下就能成粒,但玉米須幾乎不含這些,干壓的話,一捏就散,跟沙子似的。
團隊決定加水制?!诿荛]環(huán)境里,給粉碎后的玉米須加純凈水,讓纖維表面形成微弱的氫鍵,再用制粒機分兩段加壓。這一步驟需精確控制水量,過多會導致霉變,過少則顆粒不實,還需反復測試壓力參數(shù)。
反復試驗20多種方案后,終于找到了解決途徑。與其他藥材相比,玉米須制粒耗時更長。制粒后過篩剔除碎末,保證顆粒均勻度。制粒后的玉米須顆粒硬度也有嚴格要求,能被茶包機快速順利送料。
從怕發(fā)霉到藥效鎖得住:微波技術的妙用
玉米須含12%-15%的水溶性多糖,特別容易吸濕發(fā)霉。傳統(tǒng)高溫烘干雖能防霉,卻會讓黃酮類成分損失20%以上——這可是玉米須利尿、降壓的關鍵活性物質。
制粒后的顆粒仍易受微生物污染,尤其玉米須天然吸濕,霉變風險高。叢經理說,“我們用工業(yè)微波消毒技術替代傳統(tǒng)高溫烘干,微波能穿透顆粒內部,消毒、殺蟲、干燥、防霉變,同時保留有效成分。這一過程嚴格控制溫度和時間,避免熱敏性成分流失,保障食品安全?!?/p>
“必須微波15-20分鐘,時間短了容易發(fā)霉、水分超標?!彼闷鸢氤善氛故荆骸澳憧磯褐仆甑念w粒,干燥松散,黃酮保留率92%,常溫可以存放18個月?!?/p>
讓輕藥材有了“實在分量”
解決了原料、粉碎、制粒、消毒的問題,最后一關是定量包裝。由于前面4道工序的成功解決,讓最難的玉米須裝袋難題變得簡單而易解。
讓每包精準裝3克,使用四頭電子秤系統(tǒng)進行內外袋定量封裝:內袋為食品級無紡布透氣茶包袋,裝入精確3g顆粒;外袋為密封鋁箔袋,防潮保鮮,誤差不超過0.3克。
“這3克顆??粗?,其實濃縮了10克原生玉米須的藥效。我們做過實驗,同一批玉米須原材料和該批原絲制成的茶包,在相同的水溫和沖泡時間條件下,3g玉米須茶包溶出率比原絲超80%,茶湯也更清亮?!?/p>
(300ml沸水同時燜泡20分鐘后,左邊3g玉米須泡出的茶湯vs右邊3g玉米須茶包泡出的茶湯)
從“輕量難控”到“精準濃縮”,知醫(yī)邦不僅攻克了玉米須精準足量裝袋的行業(yè)難題,此工藝亦適用于蒲公英、淡竹葉、金銀花等同類輕藥材的精準定量裝袋。
限于篇幅,若有未盡之處,歡迎有需求的個人及機構與知醫(yī)邦交流,知醫(yī)邦承諾不追求專利利益,無償提供技術支持。知醫(yī)邦始終秉持傳承中醫(yī)、讓中醫(yī)藥文化普惠大眾的初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