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管道烏蘭察布壓氣站新增下載點投產
4月28日17時許,隨著天然氣管道低沉的氣流聲響起,國家管網集團北京管道公司烏蘭察布壓氣站新增下載點投產。這在內蒙古大草原上的能源樞紐,以55天的“管網速度”,為內蒙古盈通LNG液化項目注入強勁動能,更是我國天然氣管道在市場開放和綠色高效輸配方面取得的新成果。
(圖為烏蘭察布壓氣站新增下載點投產現場)
“工期緊、任務重,但我們跑出了‘管網加速度’!”項目負責人畢清軍在作業(yè)區(qū)控制室,望著屏幕上跳動的實時數據,難掩激動。作為北京管道公司2025年首個投產的分輸下載項目,烏蘭察布壓氣站新增下載點承載著多重使命:既要滿足內蒙古地區(qū)天然氣需求年均增長12%的迫切需求,又要為盈通LNG項目提供穩(wěn)定氣源,更要通過數字化改造為傳統管道注入智慧基因。
在烏蘭察布大草原這個著名的風口處,項目團隊曾面臨一場與時間的賽跑。3月6日開工令下達時,留給建設者的窗口期僅有55天。面對地下縱橫交錯的既有管線、隱蔽電纜構成的“迷宮”,項目創(chuàng)新采用“三維激光掃描+地質雷達”技術,對地下管網進行毫米級建模,人工開挖量超過1200立方米,卻實現“零誤差”穿越。更令人矚目的是,烏蘭察布作業(yè)區(qū)在抓好生產運行與項目建設的同時,克服低溫嚴寒、冬季動土施工難度大等諸多困難,將安全風險系數降至行業(yè)最低水平。
“這不僅僅是一個新增下載點,更是打造區(qū)域能源新樞紐?!北本┕艿纼让晒欧止臼袌鰧T崔效睿指著站場布局圖介紹。新增下載點設計日供氣量超571萬立方米,相當于每小時為2.3萬戶家庭輸送天然氣。更關鍵的是,項目通過智能分輸系統實現“氣隨需動”,可根據下游用氣量自動調節(jié)壓力,確保盈通LNG項目原料氣供應穩(wěn)定性。對于正在沖刺“雙碳”目標的內蒙古而言,這相當于每年減少標煤消耗68萬噸,減排二氧化碳185萬噸。
(圖為北京管道公司董事長、黨委書記唐善華在項目施工建設現場調研指導)
在項目建設現場,黨旗始終高高飄揚。公司董事長、黨委書記唐善華在項目攻關期間,深入烏蘭察布壓氣站分輸下載項目施工現場調研指導?,F場成立黨員突擊隊,把主題黨日開在項目建設施工和生產運行現場,24小時輪班盯守關鍵節(jié)點。烏蘭察布作業(yè)區(qū)黨支部書記馬建民撫摸著黨員責任區(qū)標識牌回憶:“我們要把組織優(yōu)勢轉化為攻堅勝勢!”正是這種“黨建+工程”的深度融合,讓這個總投資1300萬元的項目,在確保質量零缺陷、安全零事故的同時,提前15天完成主體施工。當第一股天然氣注入管道時,現場爆發(fā)出熱烈掌聲,這掌聲既是對“管網鐵軍”的致敬,更是對能源保供使命的莊嚴承諾。
(圖為工程師們在投產現場調試設備)
對于下游用戶盈通新能源公司而言,這個下載點猶如給他們送來了“及時雨”。該企業(yè)負責人劉鑫源表示:“烏蘭察布壓氣站新增下載點的成功投產,為我們提供了穩(wěn)定的氣源支持,有助于我們擴大生產規(guī)模,推動綠色能源應用?!?最讓他興奮的是,這個項目將形成年產50萬噸液化氣的生產規(guī)模,年產值高達20億元左右,年稅收5000萬元左右,為當地創(chuàng)造上百人的就業(yè)崗位。
北京管道公司總經理朱汪友表示:“盈通LNG項目是公司持續(xù)深化改革的試驗田,我們成功探索出‘項目預審批制’,促成項目成為國家管網集團預批復的第一單,為客戶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了項目行政審批、勘察和設計等工作提供了堅定支撐,為工程建設贏得了極其寶貴的時間和空間?!?/p>
朱汪友指出,盈通LNG項目投產的意義在于:一是通過提升陜京四線負荷率,顯著提高管網基礎設施運行效率;二是能充分發(fā)揮管網聯通優(yōu)勢,把握LNG液態(tài)市場機遇,將液態(tài)市場與氣態(tài)市場的深度結合,為國家管網“管網通”等創(chuàng)新產品延伸拓展提供新的有效載體;三是該項目作為關鍵基礎設施,將為未來拓展海陸液聯動等創(chuàng)新商業(yè)模式奠定基礎,通過產業(yè)鏈協同重塑推動LNG行業(yè)向更高質量方向發(fā)展。
而盈通LNG項目只是北京管道公司深入貫徹落實我國“X+1+X”油氣市場體系建設、積極推動能源市場多元化發(fā)展的眾多案例之一。北京管道公司經過4年多堅定不移的改革,托運商數量從開放前的9家迅速增長至今天的125家,下載點從之前的83個增長至目前的106個,陜京管網的冗余管輸能力得到釋放和利用,破解了各方發(fā)展難題,累計節(jié)約用能成本逾20億元,讓上下游各方享受到了國家管網改革開放帶來的綠色發(fā)展紅利。
當天邊的斜陽為草原鍍上金邊,值守工程師靳丁輝在主控室緊盯運行參數?!敖裢硪瓿勺詈笳{試,明天就能帶負荷供氣?!彼p點鼠標,屏幕上跳動的數據化作“藍色”氣流,將沿著這條管道奔向下游用戶。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內蒙古大草原上,一個新的能源樞紐正蓄勢待發(fā),為區(qū)域經濟騰飛注入澎湃動力,更見證著我國天然氣管網正邁向智能化、綠色化的鏗鏘步伐。(蔣萬全)